2)第304章 秀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物,在长安落脚后拿出来并非难事。”

  “比如这字典,只要用过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找一些人并不难编写。”

  陈景恪早晚有一天要走上台前,必须要有个合适的身份来历,他的那些学问也要有出处才行。

  在经过一番斟酌之后,大家就商量出了这一套说辞。

  反正也没有人能找到证据,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至于别人信不信,并不重要。

  孔颖达等人听过这个理由之后,虽然有很多疑惑,但并没有怀疑真假。

  之前陈景恪曾经透露过自己是虞舜后裔,妫满之后陈氏一脉,永嘉之乱时避世隐居。

  私下也有很多人追查过,只是没有找到线索罢了。

  陈氏一脉隐居数百年,在学问上和外界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

  长孙无忌的这套说辞,怎么看都没有问题。而且也能解释陈景恪小小年纪,为何能在学问上作出如此多的突破。

  不是他妖孽,而是家学渊源。

  孔颖达释然的道:“原来如此,可惜了陈氏一族和他们的学问,不过还好有陈真人。”

  “陈真人等人能复原字典也是大功一件,陛下应当重赏。尤其是参与编写字典的这些人,理应征召为官以为奖赏。”

  李世民摇头道:“我已经奖赏过他们了,至于征召为官……他们最年长者也不到加冠之龄,想要继续留在紫霄观学习。哦对了,望月谈就是他们在掌管。”

  听到都是年轻人,本来孔颖达还想把这些人弄进国子监去,稍加培养就能成为国家栋梁。

  可当他听说这些人掌管着望月谈,到嘴边的话顿时就咽了回去。

  原因很简单,他想要在望月谈上发表自己的文章,都需要经过这些人的审核才行。

  他的文章经常被人家给拒绝,十篇能发表一两篇就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实在没有那个底气把人家弄进国子监当学生。

  更何况望月谈本身就是无数读书人向往的地方,去国子监还真不一定比在那边强。

  其他人在这种时候就更不会说什么了,都是老狐狸想的东西更多:陈氏一族到底都掌握了一些什么独特的学问?

  圣人和娘娘对他如此宠爱,甚至让嫡公主下嫁,还是和别的女人分享丈夫,是否和这些学问有关?

  谜团实在太多,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陈景恪不简单。

  之前因为孙思邈光芒太盛,大家都忽略了他,甚至把他当成了圣人拉拢孙思邈的工具人。

  现在看来,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

  至于拼音,再也没有人认为它们鸡肋全国推广不划算了,字典让它变得更加实用起来。

  尤其是当李世民表示:“由内库出钱,每一套字典的售卖价格固定为五十文,差价由内库补充。”

  众人山呼:“圣人英明,天下士子皆感念圣恩矣。”

  李世民摆摆手,继续说道:“字典规模大字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