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6章 威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演戏。

  既是故意提醒藩属国使节团,又是给李世民炫耀的机会。

  果不其然,听到他们的话之后,李世民意气风发的道:“不,这是火炮,能把四五斤的铁丸发射出去。”

  “最远射程可达十余里,有效射程八九里,今天是方便大家观看才放在了这么近的距离。”

  “咝……十余里?”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表情各不相同。

  薛延陀、高句丽等势力的使节团表情沉重,铁勒、回纥等使节团忌惮中带着几分庆幸……

  而禄东赞则失魂落魄的看着这一切,面对这种神器吐蕃拿什么抵挡?

  高原天险只能阻挡住大唐,却无法阻挡住吐谷浑、白兰部、东女国。

  大唐给他们几门大炮,甚至说派遣一支炮兵部队过去协助作战,吐蕃的天险、城池还有什么用?

  此时他愈发认识到,吐蕃和大唐的实力差距有多大。

  之前陈景恪略带羞辱的言词再次浮现在脑海里:你们吐蕃有什么资格和大唐以兄弟之国相称?

  现在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确实很可笑。

  从震撼中恢复过来之后,大唐的官吏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看向藩属国的眼神比之前更多了几分居高临下。

  就在众人震惊于大炮的恐怖威力的时候,操炮手们可没闲着,按照步骤开始下一轮的操作。

  清理炮膛的清理炮膛,准备弹药的准备弹药……

  一个代表着装填手的士兵,把一根铁杆放进大炮尾部预留的凹槽,转动几圈会跑尾部被打开。

  一个五公分厚圆形带凹槽的铜柱,从炮筒里掉落出来。

  然后装填手先是把一个锥形炮弹塞进炮膛,又塞进去一个药包。

  再次把铜垫子塞进去,并把尾部的铁栓合上。

  一次配合娴熟的装填工作完成,随着一声令下有是一轮发射完成。

  不管是操炮手还是远处观看的那群人,都不知道从尾部装填弹药意味着什么。

  前膛炮和后膛炮,哪个先出现的?很多人都以为是前膛炮先出现的,后膛炮要等到十八九世纪才出现。

  其实这是错误的。

  前膛炮和后膛炮是差不多时间出现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都在使用后膛炮,但后来纷纷改成了前膛炮。

  有人要问了,为啥呀?

  原因很简单,密封技术不过关后膛炮漏气,为了减少能量浪费不得不把尾部铸造成一体采用前膛炮。

  直到后来一个叫阿姆斯特朗的人发明了螺式炮闩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后膛炮逐渐成为主流。

  但即便如此前膛炮也没有被淘汰,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采用前膛还是后膛。

  比如迫击炮炮管比较短,用前膛技术反而更加的方便。

  加农炮、榴弹炮等炮管比较长的大炮就采用了装填比较方便的后膛炮。

  当然了,后膛炮还是有先进之处的,比如比较容易刻画膛线。

  同样型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