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章 纸箱_农门二姐有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穆是木匠,只需要一摸就能分辨出手中板子的用途,可现在他却是傻眼:纸板是什么?能做什么?

  韩明也想看看纸板能做出什么,催促着穆木匠赶紧动手。

  因为场所和技术问题,宋梨云只能做出长五十厘米,宽三十厘米的瓦楞纸板。

  纸浆用的是树皮纤维和苇杆,橡子淀粉,小米粉做的黏合剂,浆液里加上增加硬度和粘稠度的黏土。

  说实话,做出来的纸质量是真的好。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没有机器卷轴心,每张纸板中间是手工搓出的小纸卷为芯,两边贴上硬纸黏合在一起。

  这样每块板不仅结实,而且两边的纸面光滑细腻。

  若是有需要,还可以随便拼接成大张纸板。

  穆木匠还没有用纸做木工的经验,他按照宋梨云的指点,不用木钉,用叠压和榫卯扣接方式,将纸板做成纸箱。

  只是这纸箱有些奇怪,没有盖子,只有四块活动的纸板遮挡。

  提起来轻飘飘的,丢在地上也摔不坏。

  而且只要取出底板,三折两折,结实的纸箱像变戏法一样,变成一叠纸板。

  重新撑开来又是结实的纸箱,可以反复使用。

  韩明啧啧称奇。

  尽管整个生产过程他都是亲手参与的,还是无法理解那些破破烂烂的枯草树皮怎么就变成箱子。

  而且只要在箱子里装满东西,还能承受他这个汉子的踩踏。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四月,黄昏的碎金镇已经充满烟火气,从镇外田地里收工的农户,结伴同行,彼此谈着今年土壤旱情。

  已经四月了,还没有透彻的一场春雨。

  碎金卫在关墙下的桥洞落下断水石,现在黄沙河里蓄水。

  碎金镇外的土地浇灌水完全没有问题,只需要挖一条沟渠,就能引水进地,每一块都是旱涝保收的良田。

  自从平阳府回来,宋榛平没有按以前的想法种粗粮,而是用在平阳府买回来的稻种育秧,准备把这一大片地都种成细粮。

  播种的春油菜苗也长起来了。

  回归自然的种子发芽率比后院的暖棚里好太多,足足百多株,再加上后院已经快开花的两株油菜,能有一些收成,他也不担心神仙种子会绝种。

  种地的人都爱过来看宋家的地。

  因为宋榛平的种植方法跟他们有好些不一样的地方。

  什么行距窝距,什么土温育苗,火温育苗,很多词听起来就像是天书。

  宋榛平又不藏私,知道的都说,只是……愿意听他的人不多。

  大家都习惯种苞米,粟米高梁,种土豆为主粮,再种花生,芝麻榨油,一家人的口粮就够了。

  像小麦稻谷这样的细粮,技术要求高,稍微不注意就要绝收,他们都尽量的少种。

  宋榛平除了稻米,还种大量芝麻、花生和蚕豆,这些都是云儿说可以榨油的。

  傍晚,宋榛平拉着菊青马刚进院门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