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4章 人生不易当自省(第二更)_带着系统来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紫色、红色的圈圈?

  哈!拔火罐了是吧?

  还有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刮痧了对吧?

  至于针灸,看不出来,除非灸的时候出现过意外,灸伤了。

  要么就是刚刚针灸完,按照传统手法,需要在入针的地方抹艾蒿的灰,封针眼用的。

  现在那边连放血疗法都没有呢,也没有鸦片疗法。

  李易说着停笔,写完了,两不耽误,说话不影响写字。

  旁边的人拿过去看,有四个人看,然后这封信就让羽林飞骑送回去印刷到报纸上。

  四个人各自拿起笔来写,就这么快,过目不忘,等写完,四个人的一起对比。

  李易知道根源,读书不易,没有书。

  管别人借书,借一次欠一次人情。

  世家大族喜欢往外借书,学子们借了,回去有点钱的抄,没钱的背。

  当有一天世家需要你的时候,你拒绝,你就绝了自己一生的路。

  在找书不易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努力去背。

  李易有过特殊的记忆经历,小学两节课,两千字的**的故事需要背下来,然后‘演讲’。

  那两节课别的孩子去山上玩儿,他自己一个人在教室中背,用手捂着耳朵,念。

  一节课加上课间二十分钟,六十分钟,两千字全背下来了。

  关键是他一边‘演讲’一边把自己感情投入进去了,眼泪都流出来了。

  当时他才八岁,就可以做到这等程度,还没接受过专门的训练。

  孩子一旦认真起来,珠心算学起来跟玩似的,记忆东西特别快。

  此刻能被带来写起居录的人,他们的速记能力差一点都不行。

  他们写完,没有多少字,李易只写关键的东西。

  互相对比,然后有人认可别人说的,成稿。

  接下来用铁笔在钢板蜡纸上写字,准备印刷。

  整个队伍中就没有一个是滥竽充数的,必须在某一个方面具备绝对的优势,才能跟随队伍。

  “东主,家禽和牲畜的肝脏已全部收集完毕。”宋德跑过来,向李易汇报。

  “酱了,晚上吃过饭再赶路,腊月二十二,能回去。”李易吩咐。

  酱卤肝只有两种用途,下酒菜、零嘴儿。

  不属于下饭菜,除非炒和红烧,然后多带汁,就饭吃。

  ……

  太阳终于到了正中,此刻的天气不错,阳光普照,紫外线比较强。

  “冬日里的碧空流云,二位不想写个诗?”准备吃饭的时候,李易笑着问孟浩然和王维。

  两个人一齐摇头,不,不写,心不在其事,思不存其间,根本写不了。

  “不写就对了,等回去,就过年,腊月二十二,我允许你俩走驿站送信。

  孟兄到时写家书,用不上几天,至少在过年前送到家里。

  你把嫂嫂和仪甫带过来吧,我帮你给母子定个身份。”

  李易说着诗的事情,忽然想起孟浩然家里的情况。

  有老婆孩子,就是因为老婆的身份不怎么好,出自花柳。

  人家不准入祖坟,不给名分。

  孟浩然就处在了父母和妻儿的名分中间,郁闷。

  真正的压力来自与父母,父母一副我为你好,我把你养大,现在你找的这个媳妇儿不行,生的孩子我们也不认。

  我们为你好啊,你要懂得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李易看来,事情明朗了,什么好不好的,无非是话语权。

  我让你怎样,你就得怎样,你不服,我就让你难受。

  你是我孩子,我说得算,你不听你属于大逆不道。

  然后经过一番抗争,孩子如果赢了,父母就开始养狗,当孩子养,一口一个儿子、女儿。

  真正的儿子和女儿也养狗,同样喊着儿子、女儿。

  很正常,追求话语权的人,通过养牲畜来得到成就感,似乎有了足够的社会地位。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