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6章 〔捉虫〕_女皇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恋上你看书网

  第二十章征伐

  新罗残兵一路往南逃回金城,又与占领金城的百济残兵打成了一团。

  两边都是哀兵,竟然斗得不分上下。

  等苏定方扫平百济国中余孽,挥兵北上的时候,金城的两支残兵已经打得差不多了。

  苏定方这货喜欢欺负‘非我族类’的毛病又发作了,趁着来济在百济留守,没人能劝阻他,就一不做二不休,亲自带人冲到阵前,不管百济还是新罗,乱杀一通,把两支残兵通通咔嚓掉了。

  之后,新罗国都金城就也落入了唐军之手。

  苏定方叮嘱手下收拾好战场后,就喜滋滋地让人把留在百济的来济请过来,让他写捷报回长安。

  与苏定方这边的一路势如破竹相比,薛仁贵那边的战事就比较艰难了。

  半岛三国中,高句丽的实力无疑是最强的,当初隋炀帝和太宗皇帝数次征伐,愣是都没能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可见其强悍。

  高句丽最早见于西汉时期,其原居民主要是东北地区的汉人、濊貉部落土著和一部分迁徙过来的扶余人。汉朝政府在这一带建立了乐浪、辽东等四个郡,此地大约有百多年时间是汉朝管辖区。到了东汉末期,高句丽摆脱了汉朝政府的统治,吞并了汉四郡,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权,就是高氏高句丽王朝。

  此后这个政权对中原政府时叛时降,时慕时倨。

  隋炀帝亡国,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次征讨高句丽失败,致使国内民生凋敝,国力大耗。

  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对句高丽“遣使称臣”并不感冒,也没有一定要将故土收归的想法。

  这段时间高句丽度过了一段相对和平的事情。

  直到太宗李世民上位,大唐先是与半岛的新罗国结成宗主——臣属关系,然后在新罗的挑唆下,大唐与高句丽发生了数次不同规模的战争,其中最重大的几次就是贞观末年的三次远征辽东三次铩羽而归的征战……

  远征高句丽失败,应该是李二陛下一生的污点和缺憾,也同样是导致李二陛下最后猝然病逝的原因之一。

  在吴诩看来,征服高句丽应该也是李小九的心结之一。

  当初李二陛下御驾亲征辽东,也不过用了二十多万人马,而李小九在数年之间,顶着天灾、*、内耗,硬是弄出了三十万大军来,可见是蓄谋已久了。君王侧,贵妃太冷漠

  不过还是那句话,高句丽可是块硬骨头,没那么好啃。

  如今高句丽国中当政的是权臣泉盖苏文,此人出身军政大家,颇有几分才干。贞观十六年时,泉盖苏文先下手为强,把企图干掉他的高句丽王高建武骗到了自己的地盘,手起刀落咔嚓掉了一百多号王公大臣,然后顺手把高建武剁成n块,丢进了阴沟里重生——贵妻难为。之后,泉盖苏文就自封大莫离支(相当于丞相),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