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231-建文新政_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朱元璋收拾蓝玉的时候,冯胜又进出周王府,这让朱元璋本就担心周王有什么小心思,更加担心了,朱元璋一发狠,赐死傅友德后,第二年就把冯胜也赐死了,其中多少也有想要绝了周王的心思。

  不过效果好像不怎么管用,此时的周王,显然心思未绝。

  另一边,朱允炆被诸王抗议不能奔丧搞的有些心烦,幸好他把最大的刺头朱棣阻拦了回去,这让朱允炆安心了一些。

  可安心过后,朱允炆莫名觉得一阵屈辱,他小心翼翼在朱元璋身边伺候了六年,六年,谁知道他是怎么过来的,这六年间,他没有向任何一个人证明过他皇孙有多了不起,有多风光,他满脑子想得就是要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到手。

  如今终于拿到手了,但是他发现这天下依然有他需要顾忌害怕的人。

  那一个个分封出去的王,就像一根根刺一样深深扎在他的心中,让他夜里都睡不安稳,这一夜,翻来覆去的朱允炆,终是起身来到了殿外,他看着漫天的星斗,心中恨恨想着。

  “我已经是大明朝的帝王,是这天下唯一的君,凭什么由他们这般快活,想抗议就抗议,想带兵奔丧就带兵奔丧,以前瞧不起我,忽视我,不尊我的人,现在难道还要由他们不把我放在眼里吗?!……”

  夜里的风有些寒,可哪怕再寒,依旧把他心中的那团存在了很多年的火,吹的越来越旺。

  不过,朱允炆知道,他没有政绩,初登皇位,最重要的就是先坐稳皇位。

  当务之急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他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这需要帮手。

  第二天,朱允炆便开始了他的动作,先是下旨召汉中府教授方孝孺入京就任翰林院侍讲之职。

  方孝孺此人,才名远扬,品性端正,人称‘小韩愈’,在洪武年间就多次被人举荐为官,但可惜朱元璋用不到他,不过朱元璋却也比较欣赏品行端正的人,所以曾与朱允炆说过方孝孺,言辞多为赞赏,而且明言告知朱允炆,方孝孺定会一生忠于朱允炆,因为方孝孺师从宋濂,而宋濂是朱标的老师。

  同时,朱允炆升齐泰为兵部尚书,翰林院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让这两个心腹同参朝政。

  并且当天下朝后,朱允炆便召两人入奉天殿密议,询问两人他该从何处入手,当做他的继位后的第一件政事。

  齐泰和黄子澄都有些激动,以前他们哪里能参与这种事情,这可是治理大明朝,他们一言一行都会对大明朝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种感觉让他们忍不住的心神澎湃。

  而两人恰恰还属于那么特别自信的人,皆以为自己是大明第一能臣,都雄心勃勃的想要开创出属于他们的建文盛世,想着超越洪武年间,流传千古。

  黄子澄对朱允炆的询问,早有准备,他在朱允炆还是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