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浊酒(一)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处四川东北角的夔州自古便号称川东咽喉,其地扼守江关,为四川东面之门户,“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喉吭”。南宋王应麟亦曾以“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形容夔州的紧要。

  与川北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方式不同,因着三峡群山险峻异常,要从四川东面去湖广,水路最称便捷。自奉节登船顺大江而下,过滟滪堆不出一日即可至湖广。唐代诗仙李白甚至有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叹咏。白帝城即在夔州的首府奉节,而江陵则为湖广重镇荆州府的治所。两地相隔千里,一日当然到不了,然而通过这种夸张,从侧面也可看出夔州水路的畅通发达。

  只是,对赵营而言,想走水路通过夔州,不现实。

  夔州设立之初,便作为川东军事屏障而存。明廷在此地设有瞿塘卫,十分重视。其军事思想便是以瞿塘卫为中心,周遭并以云阳的前锋营、大宁的大宁营、万县的天生城等军镇营寨拱卫层叠,相望守护,从而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军事禁区。

  崇祯七年,张献忠由郧阳入川,“犯夔州,贼不得入”。同年,“归州贼自来虎八千人走蜀,刘承缨遣支罗百户杨名世,败之巫山赤溪铺,斩自来虎”。另有群贼屡攻夔州无果,“一路还楚,一路经自通江经百丈关、阳平关入甘肃”。无不顿挫夔州城下,可见其地之险要难攻。

  赵当世量力而行,不认为依靠赵营目前的实力能顺利拿下夔州,再走水路进湖广。但出川迫在眉睫,也无法继续逗留原地,裹足不前徒失大好时机,所以思来想去,与昌则玉等人定下了个迂回之策。

  所谓“迂回之策”,顾名思义,重点就在那个“迂”字上。怎么迂?赵当世的想法是,走陆路,而且是夔州的陆路。

  夔州虽说以水路为主,但那只属于通衢大道的范畴。实质上,奉节以西,夔州的山势还算平缓,山路也远没有三峡那么陡绝难行,故而对北、南、西三个方向,均有陆路可通。赵营当初,便是翻过了西面的宕渠山,再北上进入了夔州府内的达州。这条路,赵当世还要再走一遭。他的计划是以达州为中转站,到达达州后,不再像几年前,向东经新宁、万县进入施州卫,而是转向北走,先到东乡县,而后,自东乡一路北行,直抵川陕交界处的太平县。

  实质上,这条出川的路线,也并非赵当世首创。早在崇祯七年,就有“兴安、汉阴流寇由东乡、太平入川”的事例。赵营中不乏混迹辗转多年的老兵,他们也有好些曾走过这条路。譬如景可勤就走过,昔年他就是与其他营头从太平县流窜入川,数败后归附了张献忠。张献忠等营“未破夔州,由大宁、大昌至巫山,旋至开县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