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腹背(一)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沧桑老成,浑如四十来岁的模样。他爹是个私塾先生,原给他起个文绉绉的名字叫“郭如克”,望其能从儒入仕。但他从不爱读书,自小顽劣异常,十三四岁就因与同村人争执险些将人打死,往后考妣皆亡,流寇蜂起,他无所依靠便就与几个伴当一并落了草。从贼后,嫌弃原名太软,又旁人因他头大,唤为“虎头”,便从此以“郭虎头”自称。几年征战下来,原先的伙伴七七八八死了个干净,只剩他一个继续在赵营里卖命。说起来,当初在金岭川便追随赵当世的少数几人中就有他,凭着老资格与勇猛敢斗,如今也混到了个百总的地位。

  他打仗向来以不要命著称,然而越不怕死越不会死,不要说什么致命伤,细算下来,历经大小百余战,他身上稍微严重些的箭疮刀疤也没得半个。徐珲喜其骁勇,更喜他是员福将,故以之总统左司下三哨人马,来取常国安。

  赵营在前番多次战斗中火炮弹药消耗比较大,在没能进行一次大的补充前,炮铳还是得省着用。是以郭虎头手下这三百人中多以刀枪箭矢等冷兵为主,铳手数十人,抬枪七八杆,佛郎机等重火器基本没有,只配给了两门虎蹲炮。

  火器不多,并不影响三百人的战斗力。就拿郭虎头来说,虽在徐珲手下学习了一段时间,他对于火器队的运用还不是很熟练,相比之下,他还是喜欢真刀真'枪肉搏。赵当世为了保证作为主力的徐珲左司的战力,特意搜罗了全营甲胄,不论厚薄简陋好歹是做到了人手一甲,就这一点,就比着甲率不足四成的“棒贼精锐”常国安部要强上不少。

  战场上,有甲没甲,战斗力相去甚远。且不论防护能力提升了多少,单看见那一排排黑压压的各式甲胄,便能令大多仅能单衣蔽体的棒贼心骇。

  一排鸟铳配合两门虎蹲炮朝天齐响,大地似乎都为之微颤。炮弹落在棒贼前方,扬起阵阵尘土,随风弥散开来。位于第一道防线的棒贼心惊胆寒,阵线很快开始凌乱。之后七八杆抬枪轰然,硝烟四溢,赵营兵士透过烟雾挺进,高声呼喝着撞入棒贼中,立刻撕开一个大口子。

  第一道防线的棒贼很快败退,郭虎头谨遵徐珲嘱咐,收拢胜兵,不去浪追。他这三百人便如同利锥,才过晌午,就沸汤沃雪也似连破常国安的三道防线。在常国安接到最近一次军报时,第四道防线也已经开始不支。

  常国安手下总共只有两千人,其中千余人布防北面,四百人布防南面,留守村中的还有五六百人。他一边咒骂着,一边召集余兵,增援北面。前四道防线还好说,这最后两道可是自己精心挑选的防守地段,若再有失,本部将无险可守。

  当增援的二百人赶到时,郭虎头已然突破了第四道防线。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缓坡,缓坡上有着十余亩冬水田,不过此时因为四百常国安部下老卒的驻守已是狼藉一片。

  接连攻破四道敌军,郭虎头与兵士们非但不觉劳累,反而越加兴奋。眼望着坡上严阵以待的棒贼们,他再一次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