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江山(二)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他面前供他抉择的有三条路:第一条,回攻北京,与顺军拼个鱼死网破,不成功便成仁,当大明的忠臣;第二条,接受大顺的招抚,前往北京面见李自成;第三条,重新出关投降清国。

  第一条是最早被否决的,原因无他,北京城大顺军超过十万,强行攻击无异于飞蛾扑火,就算他吴三桂想为国捐躯,他手下的军将们也没有人愿意这么做。

  而比起第三条,第二条的说服力显然更强。

  在时人看来,顺军与清军虽皆为大明之敌,但有着本质的区别。顺军虽起为流寇,但为汉人,破北京、杀皇帝,纵观数千年,不过正常的改朝换代罢了。换顶不换底,老朱家的皇帝死了,底下官吏百姓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受的影响其实不大。顺军进北京,军容甚肃、纪律严明,百姓亦夹道欢迎,在门口设香案,大书“大顺永昌皇帝万岁,万万岁”,连帽子上也贴“顺民”二字。有人激愤质问,却遭更多人反驳“太祖初时亦为寇”,遂无言以对。

  大部分人不仅未对顺军的到来表现出反感,反而心存新朝新政的期盼。不仅百姓迎顺,就连在京的二三千官员也是如此,为国殉节者寥寥,不过二十来人罢了,其余则衣冠介胄,叛降如云。大顺选用旧官,三月十九日发告张榜“文武各官,于次日投职名,二十一日见朝。愿为官者量材擢用,不愿者听其回籍。如有隐匿者,歇官、邻佑一并正法”。一声令下,大顺临时吏选衙门外排出数里长龙,明廷旧官人人争相向大顺投递名剌,唯恐落后不受新朝廷的任用。

  人心如此,吴三桂亦然,倘若投降清国,那么便是披发右衽自甘蛮夷罔顾祖宗的不忠不孝不义之举了。

  直系亲属在北京、唐通等军将投降大顺皆得封侯重用是为表率、大顺又是汉人当国,综合各方面条件考虑,吴三桂当然倾向大顺。

  陈洪范与赵元亨等人在天津三卫的大沽口停留了两日,便听说了吴三桂准备带兵进京朝见新主李自成的消息。所以才中途改道折来北京城。

  沿街巷走了不久,到得陈洪范家人开的客栈。客栈冷清,陈洪范入内,掌柜及伙计见了均是一怔,而后故作镇定,上来相迎,话里行间并无任何亲昵,可见陈洪范把细,来之前都打点吩咐好了。

  客栈规模不小,一楼大堂经营堂食,二楼则住宿。伴当们从骡马上卸下行李搬去二楼厢房,陈洪范则与赵元亨在一楼堂内找地方坐喝点茶水。

  堂内客人极少,但角落有两人对坐,陈洪范眼尖,一眼看出面对自己的一个是旧识,转身想避,但对方同时认出了他,猛然站起来招手道:“陈兄!”

  见躲不过去,陈洪范拿食指在嘴前一比,示意他小声,同时带着赵元亨走过去,拱手道: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