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 制程线路之争 (下)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极分化的厉害,一部分人在知识面广博之后认为自己天上地下我最牛逼,不管啥话题都敢装专家,还有一部分却被知识的深度所征服,清醒的认识到知道得越多自己越无知。

  梁远就是属于后者,因此除了决定方向性的大战略,梁远早就彻底放手港基集电的日常管理,自然对港基集电内部这些关于技术方向的站队问题不算了解。

  梁远听三个技术大佬说完,才算对光刻机领域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那,外边那位该怎么应付?”梁远问道。

  梁远觉得,这年头能在国内搞电子产业的都是人才,就这么放弃了心里总有点不得劲。

  “改行呗~”

  “我们和GE交换来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前前后后,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可是站队电子束直写技术的,后来还不是都改行了。”

  王欣笑着说道。

  国内叫领导或长官意志,海外叫权威意志或资本意志,科研哪可能一点外界影响都不受,梁远喜欢逮到一个有前景的技术往死里深挖,早就在远嘉高管中人所共知。

  受梁远这种思维影响,和GE交换技术前后电子束直写技术在港基集电内部一度成了研发光刻机的网红技术。

  不过梁远知道收束自己的权利,不懂的东西不乱发表意见,下边虽然有拍马屁的心思,但终究还没演变到学术站队那种程度,港基集电投入技术力量深入了解一番之后,电子束直写技术暴露出工业化应用效率过低这个大缺点,终于被彻底放弃。

  “大少,电子束直写我也站队过,现在不也一样改了,可以让外边留着个小团队慢慢研究,没经费可以合并到简总那边,国内的电子束直写技术虽然落后,不过刚好和我们同样落后的产线制程相符合,掩膜制造这块业务外包出去,足够外边的团队生存,简总那边还能把人手抽调出来放在更重要的方向上。”

  刘飞扬也笑着自曝其短。

  “聂晓天,你当初站队过电子束直写没有?”

  梁远扭头好奇的问聂晓天。

  聂晓天摇了摇头,说道:“我一直站队193nm光源来着,我觉得以大少的运气,我们啥时候追上来啥时候193nm才能突破。”

  在外人看来也是邪性,自打梁远决定进入光刻机行业,193nm的光源技术壁垒就越发清晰,港基集电的其他人可不知道这事儿和梁远的决策无关,不管梁远进入还是不进入光刻机行业,193nm光源都会卡住小二十年。

  梁远还不知道自己的吉祥物属性已经被远嘉高管们给实锤了,这会听三人提起193nm光源技术壁垒多了,脑海里总觉得这个数字有点熟悉,自己好像在什么段子里听过相关的东西。

  “你们三,选个人出去和那个方主任说下,我好像有点事情想不起来了。”

  梁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