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薛怀义领盒饭了_元芳,你怎么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漾的心神,上前大礼拜倒:“臣李元忠,参见陛下!”

  “平身!”武曌打量着李俭,淡淡出声:“说吧!你不在明堂当值,有何要事?”

  女皇并不认为李俭能有什么大事,言语间隐隐有责备其擅离职守之意。

  “回陛下!鄂国公薛怀义,火烧明堂!”言简意赅,李俭直接道明。

  “什么!”不出意料,话音一落,武曌当即脸色一变,神情一凝。

  身体前趋,双手撑着御案,女皇紧盯着李俭:“你再说一遍!”

  “鄂国公火烧明堂!”

  几个急促的呼吸,武曌忍不住朝南边望了望,虽然并不能看见什么,冷着声音,急问李俭:“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所幸臣带人巡视时,发现地早,得以及时扑灭,未酿成大火。明堂只偏殿一隅,有所损伤!明堂那边,臣已令人严密控制住了。”李俭的回答令女皇心中稍稍一安。

  冷着一张脸,步下御阶,径直越过李俭向殿外走去。在殿门外,南向张望,有天堂的阻隔,黑夜中,几乎看不着明堂的影廓。

  感受着凉夜秋风,并不算小,武曌心里清楚,很险,若火稍大些,或李俭发现地晚些……

  薛怀义!女皇双拳紧握,面上满是怒意。

  “薛怀义呢?”语气冷漠,女皇余光扫向小心翼翼跟出殿来的李俭。

  “臣大胆,命卫士暂时将鄂国公拘押起来了,等候陛下处置!”李俭拱手禀道,十分恭顺。

  沉默,武曌沉默了许久,目光锐利,盯了李俭一眼,吓得李某人腰弯得更低了。

  “你做得不错,务求稳定,传朕口谕,明堂之事,严密封锁,不得有丝毫泄露,违者必严惩不贷!”女皇向前迈了两步,转过头对李俭吩咐道。

  “是!”李俭一抱拳,顿一下,出言问道:“鄂国公欲亲自向陛下谢罪,该如何处置?”

  女皇眉头一皱,神色冷淡,似乎考虑了一下,开口了,声音平稳竟无一丝波动:“将他暗押入于制狱,交给王弘义!”

  女帝此言一落,李俭便放下心了,薛怀义彻底完了。制狱设在丽景门内,能入此狱者都是武曌特命关押者,有个特点,有进无出,或者生进死出,六七年下来,还从未有过例外。

  再加那王弘义,官至侍御史,此人也是个苍鹰酷吏。追赶着周、来、索的脚步,一样以密告诬陷授官发家,凶狠阴毒,不择手段,朝士人人畏之如豺。

  制狱加王弘义,薛怀义落入其中,结果几乎是注定了的。那王弘义,可不会管你薛大将军之前有多受宠,只要有皇帝谕令在,绝不会留情。

  “臣告退,这就去办!”出言告退。

  此时,匆匆忙忙的,左千牛卫中郎将郑某某(龙套一个,懒得取名)来了,很是畏缩地拜倒。

  武曌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李俭这都将事情禀报完毕了,作为上官,这才闻讯而来,被女皇怒声呵斥一番。倒是看向李俭的目光,柔和了些。

  明堂的事,处理地很快。女皇想要封锁消息,然当夜那么多人知情,封锁哪有散播地快。果然,几乎都不用什么酝酿,“明堂失火”的事情便传开了。

  其后,果真有人拿着“天意”质疑女皇了……

  面对流言,武曌再也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愤怒。没过多久,在制狱中日哭夜嚎的薛怀义便死了。曾经飞扬跋扈,风光一时的薛大将军,死得悄无声息,令人错愕……

  薛怀义死了,李某人去一块“心病”,念头通达。没多久,好处来了,李俭以“保全明堂”之功,被皇帝武曌提为左千牛卫中郎将,正四品下。

  薛怀义以“督造明堂”而兴,以“火烧明堂”亡。李俭因“保全明堂”而发达。

  看起来,都是缘分......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