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1章 忠王、忠妃、忠臣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烤的硬邦邦的馕饼,几口吃噎着了,连忙找吴三妹讨水喝——吴三妹看来也不是个享清福的命,生完孩子才多久啊?就再次陪着朱大太子行军打仗了。

  本来荆南这一趟不是非得她陪着的,但是为了方便和左梦梅打交道,朱慈烺还是决定带上她。

  就在朱慈烺喝水的时候,他的领班侍卫阎应元已经发问了:“你们看到的大营打得是谁家旗号?”

  几个骑兵已经纷纷下马,当先一人大声回报:“是红底黄字的令旗一对,不知道是谁的。”

  阎应元身边又响起了毕酒城的声音:“这是亲王令旗,是楚王的大营!”

  朱慈烺是沿着长江行进的,从岳州府的华容县进入荆州府,然后绕过了石首县城,进入公安县境内的。而公安县又是楚王府领地的核心之一,在失去了江陵县后,朱慈照和左梦梅自然就移驻到了公安。

  “楚王还有多少人?都由谁掌握?”朱慈烺问。

  毕酒城回答道:“楚王所部就是王府护卫,是荆州府总兵邱磊所部和荆州知府堵胤锡的团练改编而来,不足为道。不过何腾蛟的密折上说楚王妃和张勇结拜了异姓兄妹,张勇的八千陕军是很能打的!”

  毕酒城的官职虽然是翰林学士,但他是从北京城就跟着朱慈烺的老人了,一直负责军务相关的奏报和令旨,所以非常熟悉诸军的情况,也算是半个参谋长了。

  朱慈烺又看了看领班侍卫阎应元。阎应元是军籍进士,是朱慈烺的老乡(通州三卫出身),又是讲武堂一期,还是朱大太子身边不多的几个“历史好人”之一,当然是重点培养对象了!

  所以朱太子现在想听听他的意见。

  “千岁爷,咱们有三千铁骑!”阎应元道,“都是杀过鞑子的精锐......张勇的八千人不是对手。殿下不如效仿光武帝抚铜马之策,先以铁骑临之,再入公安县抚之。如此楚军上下,定会对殿下心悦诚服,甘为前驱!”

  “好!”朱慈烺点点头,看来毕酒城一眼,“记下了,以后青史上就这么写!”

  “喏!”毕酒城立马掏出小本子和毛笔,还用舌头舔了舔干巴了的笔尖,然后就在小本子上记录。

  接着朱慈烺又对阎应元:“丽亨,你给我记着,人心不是用来考验的!没有机会贪污的时候,文官们都是清廉如水的好官。不到生死关头,武将们也都是忠肝义胆之忠臣。如果没有机会再进一步,本宫的兄弟们个个都是忠不可言的贤王。

  所以荆州前线,只会有好官、忠臣和贤王,没有其他!”

  朱慈烺就是这么个人,总是用满满的恶意去揣摩人心。

  “臣知道该怎么做了!”阎应元道,“臣立即派人绕过公安,去联络右师师帅吴国勇。”

  朱慈烺点点头,“再多撒一些骑兵出去,在四下巡哨戒备,不要让左梦梅和张勇知道咱们的虚实!”

  “喏!”

  ......

  “怎么还没回来?”

  邱磊在公安县城内的王府别院的大堂上跺着步子,脚步又重又快,尽是心浮气躁。

  自从江陵内讧以来,退到长江南岸的明军就有意无意的分成了两部分。从左家军分出来的邱磊(王府护卫)、张勇、金声桓三军抱团驻扎在公安县城附近。

  而何腾蛟、常延龄、吴国勇三军则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虎渡口、位于江陵城和虎渡口之间的长江航道中的岛屿下百里洲,以及长江北岸的桥头堡大营,也抱成了一团。

  这种分兵两处的布置方法,摆明了何腾蛟、常延龄、吴国勇三人还是不相信左军旧部,所以才让他们离得远远的,方便提防。

  而现在朱大太子率兵疾驰七百余里来了荆州府,不仅绕过了楚王大营所在的公安县城,而且还派出大量的骑兵,在大军四下巡哨戒备,不让楚王府派出的斥候靠近窥探。

  邱磊在和左梦梅商量后,干脆收回了哨骑,任凭朱大太子从防区通过,同时又请两头都有人脉的荆州府知府堵胤锡出面,去迎接朱慈烺。又将公安县城外一处原属于惠王府的豪华别墅打扫干净,用来招待朱慈烺。

  可是堵胤锡一去就是两天,连个回音都没有,朱慈烺当然也没入住公安县城外的王府别墅......这朱太子到底想干什么?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