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_重生之三国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包制的框架。

  这些益州粮商因为山高皇帝远,为虎作伥贯了,又加上刘璋昏庸无能,这个贩卖私盐在这里,早已经是形同虚设,不过在我上台以后,雷厉风行,处理掉了这些益州粮商中闹的最凶的几个,这才把益州粮商的气焰压下去。

  我不仅在短时间内借助军队的力量以朝廷的名义收回了各地被粮商们霸占的盐矿,更是借助自己益州牧的权力以及糜家和荆州商人和汝阳商人的经济与这些益州粮商们大干了一场。

  前几天的杨村酒家的宴请会,自然是这些益州粮商们的谢罪状,没有了官府的保护,这些益州粮商在同行的竞争面前,占不了一点的便宜,甚至被荆州粮商和汝阳商人联起手来反打一耙。

  萝卜加棍棒的政策也是我们打击益州商人嚣张气焰的砝码,在打击过后,我就抛出了这个官府盐矿承包制,商人唯利,虽然古代的商人不像后世商人那样奸诈狡猾,但古时候的商人对于利益的渴望,有着我们现代人想象不到的疯狂。

  现在我把这个官府盐矿承包制推向了这些商人,一方面也是为了蜀国的经济基础着想,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平息益州粮商对于我的强势态度的不满,只不过这个官府盐矿承包制竟然只有四家捧场,这点是让我始料不及的。

  万事开头难,我对这个官府盐矿承包制可是抱有十二万分的信心,这六四分成的利润其实是有很多水分的,加入的粮商越多,这利润所得的比例也就越少,其实这官府盐矿承包制不过是一个烟雾弹而已,我的真正目的,就是在不增加赋税的情况下,积攒更多的战争资本,让这些商贾们心甘情愿的为战争买单。

  战争说白了就是打钱,谁的资本厚,谁就可以展开先手,对于向我这样的老革(老军阀)来说,没有资金的战争可是非常痛苦的,我可不想出现昔日曹操分士兵口粮,之后借刀杀人的情况。

  在处理完益州官府与粮商矛盾之后,第二件刘璋时期堆积下来的困难摆在了我的面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益州地处偏僻地区,教育的水平比起中原荆州这些地方来说是非常落后的。

  据益州官府的官方统计,益州人口中有将近70%的低教育水平人群,50%的人口达到了目不识丁的地步,这对于中原或者荆州这些三国时期的发达城市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这个困难也是现在我处理完益州粮商与益州官府之间的矛盾之后,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我打算借鉴三味书院成功的案例,在益州也开办个类似于三味书院的学院,三味书院为什么会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硬件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软件设施。

  硬件方面,三味书院的师资力量是非常雄厚的,甚至比起那些公立学院来说,这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