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二章 取登州徐泽瞒天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大宋练就十万雄兵,以待北伐。

  徐泽的这份奏疏送至御前,皇帝惊骇莫名。

  没有人是傻子,赵佶更不是。

  不管徐泽在奏疏中表现得如何忧国忧民,

  但其部兵围州治,守臣和守军不敢出城弹压,却是不争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徐泽竟然还敢上奏此事。

  这得有多大的胆子?!

  去年泸南夷乱平定后,

  赵佶担心徐泽日后尾大不掉,听取了一些重臣的意见,

  对血战建功的登州第二将掺沙子换血。

  事后,皇帝怕徐泽心存怨恨,陛辞时,特意安抚其人。

  没想到,只过去一年的时间,

  徐泽不仅重新牢牢掌控了部队,还逼得登州第一将不敢还手。

  赵佶非常清楚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臣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能文能武,胆大包天。

  天底下,就没有什么是徐泽不敢做的事!

  其人跋扈如此,摆明朝廷治不了他的态度,让赵佶极度恐惧。

  究竟是有什么底牌,令徐泽如此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天子心中震怖,却不敢将此事公之于朝堂,

  真要由臣子放开讨论,绝对会掀起轩然大波,将自己置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赵佶召来几位重臣,决定先小范围讨论此事。

  不知道事出太急,皇帝忘了,

  还是故意为之,天子居然没有召在家休养的公相蔡京。

  武将带兵闹事,还闹得如此理直气壮,这是要上天了啊?!

  新晋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郑居中抢先开口,弹劾登州知州王师中渎职。

  称其人庸碌,出任登州数年,几次捅出好大篓子,

  正是因为王师中无能,才致徐泽这类武臣无法无天,闹出如此大的乱子。

  王师中昏聩软弱至此,丢尽了国朝士大夫的脸,

  不惩办,不以平士心,泄民愤。

  至于徐泽,只是个狂妄无脑的莽夫。

  换一任强硬敢为的知州,遣三五衙吏,就可轻松捉拿此人。

  郑居中此举明显是借机发难,试图继续打击蔡京一系,进一步扩充自己在朝堂的影响力。

  天子心如明镜,不置可否。

  少宰兼中书侍郎刘正夫时年五十有四,比蔡京小了整整十五岁,但身体极差。

  才坐一会,就满头虚汗,只在郑居中发言后,说了三字“臣附议”。

  此人能让赵佶记住,是当年蔡王府狱扩大化,涉案人犯不断攀咬,越抓越多,已经刹不住车了。

  刘正夫入对,徐引“尺布斗粟”之谣以对(出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替天子找到台阶解了围,于是解散其狱,“待蔡王如初”。

  赵佶乃谓刘正夫曰:“兄弟之间,人所难言,卿独能及此,后必为公辅”。

  实际上,此人并非什么道德君子,恰恰相反,也是个迎时上下,持禄养权之人。

  蔡京出相后,刘正夫“欲附翼之”,多次跪舔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