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0章 教育改革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地方上社学,其实就已经是这样。比如云贵等地。甚至可以说,民间其实已经有一些议论,说朝廷在这一块上不公。如今皇帝这一决定,正好杜绝这种声音。

  他们正在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府学、州学、县学的廪膳生取消,改为免费求学,但贫困学子可向官府衙门申请无息助学金,供其完成学业。荫免其家差徭“二丁”保持不变!社学学子,也可申请无息助学金。这些学子,皆可免杂役。”

  大明朝以前的规定,官府对廪膳生,其实算是有功名的人,除按月供给他们每人“食米六斗”外,还对他们实行免费供给以“鱼肉”的伙食优惠,此外这些学生还享有免役特权,并能荫免其家差徭“二丁”。

  换句话来说,就是俗称的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在读中学的时候,取消了包吃的特权,但是徭役这块还是不变;而社学这边,也就是读小学的,则增加了免费读书特权,还有免役特权。如果家境困难的,还可以向官府申请免息的钱来读书。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当然都是聪明人,只是听崇祯皇帝说得这些国策改动,立刻就明白,崇祯皇帝这是要扩大读书人的数量。

  从道义上来说,这绝对是好事!不过这么一来,能看出来,原本秀才这一级别的人是利益受损了。月供给他们每人“食米六斗”,另外免费供给以“鱼肉”的伙食优惠就没有了。

  仔细想想的话,文华殿内的这些人也都能理解。因为以往的话,这些人一共也就两万来人左右,这个支出不能说很多,朝廷还是能负担的。可是,一旦开始扩招读书人,数量一多起来,这个支出就多了。

  能明显看出来,这是当今皇帝要把这个扩招读书人的事情,作为一个永久的事情来做,是有大决心的。要不然,都不会考虑到以后这块的支出问题。

  心中掂量着这些,文华殿内的人最终谁也没有提出反对。

  一般来说,只要利益受损,那谁都不乐意。哪怕那些功名学子的家境一般都是富户以上,月供六斗米其实不稀罕。但是,真要去掉,指不定是会计较的。

  然而,如今来说,他们怕是翻不了天。在民间,皇帝新政将会惠及更多的百姓,自然会有那些受惠的百姓去怼有意见的少数人;

  在庙堂之上,谁要是拿这事是祖制来说,那不好意思,当今皇上手握和太祖皇帝联络的宝物,肯定是经过了太祖皇帝的首肯才会改动祖制。所以,祖制的借口也将不复存在。

  另外还有一个,当年因为曲阜孔家的事情,崇祯皇帝是狠狠杀了一波读书人的,上千人之多的有功名的学子闹贡院,说杀就杀了。如今为了这么一点事情,谁要是闹的话,不掂量下后果?

  由此,崇祯皇帝把这些新政一条条说出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